【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富县张家湾镇:草畜循环 带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富县张家湾镇积极推行“草畜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业,通过以草定畜、种草兴畜,让草畜循环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在张家湾镇三城村,养殖户肖建林的母亲正在自家湖羊舍里忙活着。2020年,他们家响应镇政府“草畜一体化”发展号召,利用废旧宅基地搭建圈舍,搞起了湖羊养殖,一年多时间就见了实效。

富县张家湾镇三城村村民 肖建林:我现在卖了11万元,我现在连羊羔总共有100只羊,每年平均下来能增加五万块钱的收入。

湖羊养得好,饲草不能少。近年来,张家湾镇全面实施封山禁牧,合理整合现有土地资源,鼓励村民种植饲草、玉米等农作物,并配备草料打捆机,帮助农户变废为宝,高效利用。

富县张家湾镇三城村村民 肖建林:以前的玉米杆满地都是,如果烧了还有安全隐患,经过镇上协调咱们每个村都有行走式的打捆机,然后把草全部打成捆喂羊。

养殖业从放养转变为圈养,让草料需求量不断增长。在杨家湾村威远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垛垛打包好的草料摆满了厂房,负责人刘涛告诉记者,由于疫情原因肉牛种牛还没有引进,但之前从农户手中收购储备的饲草、秸秆经过加工,现在成了抢手货。

富县威远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刘涛:以每亩70元的价格从老百姓的手里面收购过来,现在的销售价格每吨为700元,2021年底到2022年初已经销售700多吨,销售金额40多万元,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提高了我们这边老百姓的收入。

同样迎来发展新机遇的,还有从事农业产业服务,经营畜牧饲料的商户们。

正能富县养殖服务中心负责人 缑广峰:圈养量逐渐在增加,饲料需求量也逐渐在增加,效益越来越好,现在一个月最少在30来吨左右,尤其到育肥期时候,量更大了。

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赐予张家湾的一块金字招牌,“草畜一体化”农业发展让这里的群众过上了好日子。近年来,张家湾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秸秆经济、草饲经济、过腹经济为主导,持续推进投入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走出了一条有特色、可持续的草畜联动、绿色生态振兴路。

富县张家湾镇镇长 曹延河:今年我们要利用好边坡、台地、荒地这种资源,继续把优质饲草种好,还准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加大玉米和水稻秸秆的回收利用,把它变成商品饲草,把养殖户中的一些能人培养成农民专家,以草兴牧,以牧促草。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 钢 富县融媒 叶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