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中国军民融合的先行地,是延安市着力打造的新型旅游示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南泥湾开发区位于延安市市区东南45公里汾川河上游,是延安的南大门,辖“一山 两镇 一乡”即盘龙山、南泥湾镇、临镇镇、麻洞川乡,总面积1347平方公里,总人口4.17万人。开发区依托军垦、农垦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围绕红色教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总部经济、互联网+等产业,通过培育新型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构建“5+1”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全域旅游、教育培训、新经济等产业形式,最终将南泥湾开发区建设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核心区。
产业布局
南泥湾现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围绕千亩水稻种植、五谷杂粮等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围绕干部培训、红色文化培训、研学教育、拓展训练等打造教育培训产业;围绕大生产商业街、大生产纪念馆、主题酒店等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依托国家湿地公园、高森林覆盖率的生态资源打造健康养老产业。
1、现代农业产业
南泥湾开发区处于北纬36°,东经108°,年均日照2500小时,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0.3°,全年无霜期140天,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15天,森林覆盖率87%,自然生态条件优良,是发展农业、林业等产业的首选之地。以南泥湾水稻种植业为导向,基于开发区农业产业特点、土地资源等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林下经济等产业,逐步形成具有全产业链模式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2、教育培训产业
依托南泥湾军垦红色革命土地、毛泽东旧居、359旅旅部旧址等30多处红色资源,发展以红色教育培训为主的教育培训产业,重点发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军事教育、团队拓展训练等衍生产业。经延安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延安南泥湾学院,与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建立战略合作,目前已与超过50家教育培训机构达成合作,南泥湾红色教育培训产业的品牌效益已逐步显现。
3、健康养老产业
围绕开发区的生态资源优势,以养老、养生、养身为方向,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健康运动等产业,使之成为延安地区生态休闲养生高地、大健康产业聚合区、智慧健康产业示范区,进一步打造成为陕西地区健康养老首选之地。目前与西安交通大学、延安大学等大专院校在医疗、学校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医教养为一体的康养产业集群。
4、文化旅游产业
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产业是开发区发展建设的重点产业之一,根据地域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向文化体验游、研学游、度假游等方向拓展延伸,不断带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南泥湾景区已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延安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陕北地区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5、科技产业
以上海交大大学生孵化器为依托,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主线,结合南泥湾四大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以高端食品、应急食品研发,VR党建平台、线上教育,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平台为特色的蓝色科技产业,2020年将结合开发区产业特点,融入延安市临空产业园区及应急产业园区的整体布局。
6、配套产业
依托开发区现有产业,打造冷链物流、绿色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农村电商、商务配套服务、民宿体验等产业链条,使开发区成为具有独立特色和服务功能的开发区。
投资优势
1、区位优势
南泥湾开发区是延安革命圣地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安中心城区的南大门,地处西安-黄陵-壶口-延安黄金旅游环线上,近接包茂高速、榆商高速、蒙华铁路,距延安南泥湾机场25公里、动车站32公里,临近延安中心城区,处于1小时交通圈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2、政策优势
01、十九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红色旅游、森林康养、开发区发展等政策意见,为南泥湾开发区发展提供了方向引导。
02、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意见,支持陕北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让南泥湾开发区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等特色经济产业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
03、南泥湾开发区是2016年延安市委、市政府按照“高端能化强市、特色产业富民、生态环境提升、城乡一体发展”的战略思路成立的,以打造全市旅游的示范点,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为战略目标。
04、延安市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南泥湾开发区要以建设“农业现代先锋”和“陕北好江南”为目标,唱响“南泥湾”现代农业品牌,突出现代种植业、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特色优势,构建三产融合现代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05、《延安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5 年)》提出构筑“圣地延安•圣地旅游目的地”。
06、南泥湾开发区属于延安市政府派出机构,县级建制,管辖区域为南泥湾镇、临镇镇、麻洞川乡,开发区具有独立的土地规划、项目审批权限及财税体系。
07、品牌优势:南泥湾品牌种类众多,品牌特色鲜明,涉及各个产业领域,具有很大的品牌发展价值和市场增值空间。目前已成功注册“南泥湾”主要类别商标,“红色南泥湾”23项全部商标品类。
建设要素
1、土地
南泥湾开发区目前可建设用地共有2350.30亩,23个地块,主要用地方向为商业、教育、科研、文化旅游、农业产业等方面,土地储备充足。
2、水
南泥湾开发区内水资源充沛,能够满足生产和建设需要。汾川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2935.7万立方米,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027.5万立方米,景区核心区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284.1万立方米。南泥湾镇周边目前共有南泥湾水库、胜利水库、一连水库、三台庄水库共4个水库,其中南泥湾水库水质可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未来将作为城镇供水主要水源。其他三个水库水质基本上可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主机功能为农业灌溉。
03、电力
目前南泥湾片区有一座35kV 变电站,为南泥湾变电站,主变两台,总容量为6.3MW(2×3.15MW)。目前110kv变电站及输变线路即将开工建设,可不断满足负荷增长需求。
04、气
南泥湾开发区目前规划燃气供气范围为南泥湾红色文化小镇核心区、三台庄、九龙泉、一连沟、马坊金盆湾。根据南泥湾开发区燃气规划,将建设南泥湾开发区集中供热热源共有4处,分别为:南泥湾镇核心区热力站1、热力站2,金盆湾片区热力站,三台庄到九龙泉热力站。其中天然气气化率:南泥湾开发区红色文化小镇核心区天然气气化率100%。天然气供气规模:1.3×104 Nm3/h。天然气管道建设:中压管网16.86 km。天然气站场建设:门站加气站各1座。
05、基础设施配套
目前开发区内道路、水、电、通信等设施基本完善,综合承载力持续提升。目前S303道路、1-5景观路全线贯通使用,盘龙至金砭过境路完成40%,景区综合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配套项目已竣工投用。开发区内绿化、环卫一体化进入运营,垃圾分拣站即将投入使用。
06、办公场所配套
南泥湾开发区规划商业设施、文创组团两个大型商务中心,目前商业设施(一期)项目即将全部建成投用,总占地27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预计可供1000余人同时办公。南泥湾开发区将对前来投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公司注册、税务办理、产业扶持、融资支持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持。
“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一个山青水绿、稻花飘香、永葆本色的新型开发区正在蔚然成型,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全民参与、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投资环境。在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新一代南泥湾人用南泥湾精神建设的开发区,也必将绽放新时代的耀眼光芒。
来源: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
编辑:冯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