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选派24名干部号召6728名退役军人,募集110余万元物资支援抗疫
编者按: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号召,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立即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号召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退役军人冲在最前面、守在最险处,积极投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
选派24名干部下沉“疫”线
“我报名”“我参加”......12月24日晚上八点多,关于选派市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支援宝塔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出后,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群立刻炸开了锅,许多干部职工挺身而出、主动报名、请求“参战”。最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研究决定由24名骨干力量组成第一梯队,下沉到宝塔区各个镇街、村社支援防疫工作。
连日来,下沉到一线的党员干部把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与社区工作人员齐力协作、科学应对,织密了疫情防控“防护网”,筑牢了小区的“防疫墙”。张涛同志是市八一敬老院的一名干部职工,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每天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协助医护人员为行动不便的“一老一小”上门采集核酸,协助物业保安做好小区门卫的值班值守工作。他感概社区确实任务比较重、事情非常杂。工作过程中他与同伴们有时都顾不上喝水,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但想到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我必须在抗疫大局中站出来,发扬‘国有难、我先上’的奉献精神,积极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号召46支队伍6728名退役军人请战“疫”线
12月24日,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倡议书发出后,随即,全市广大退役军人纷纷报名请战。46支队伍6728名退役军人勇于践行“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平时看得出来、战时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来”的使命担当,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硬核力量”。
“你好!请提前打开健康码”“咱们排队保持距离”……12月27日,在宝塔区凤凰广场临时核酸检测点,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志愿者刘帅和战友们正协助驻点维持现场秩序。刘帅是市消防支队退伍军人,如今转业待岗。12月24日,看到志愿服务支队工作群里的倡议书,他马上表示愿意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连日来,他先后背着30多斤重的消毒桶为黄蒿洼兴延小区进行消毒,前往中心街凤凰广场核酸检测点开展志愿服务。“累是有点累,但是心里特别暖。作为曾经的人民子弟兵,能为家乡人民贡献一点力量,我觉得很有意义。”刘帅说。在富县寺仙镇丁家塬村疫情防控点,人们总能看到一位个头不高、背部有点佝偻、身着绿军装、佩戴着党徽和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人,他就是秦珠。今年62岁的秦珠是寺仙镇丁家塬村原村委会主任,老党员、复原军人、离任村干部,每一个身份都是秦珠肩上的责任。黄土高原的夜里最低温度可达零下十几度,冷得人直哆嗦,只想躲在被窝里。秦珠却主动要求值守晚班,甘当疫情防控“守夜人”。示意车辆停下、扫码、做好登记、人员测体温工作……十几天里,秦珠都会一丝不苟地重复完成着这些早已烂熟于心的固定动作,没有丝毫怨言。
连日来,在全市城区各个广场,身着迷彩服的志愿者们分布在各个驻点,在寒冬中瑟瑟发抖,双脚直跺,依然坚持引导排队检测核酸的市民有序扫码、保持间隔,现场秩序井然。“我们的战友们在抗疫过程中,不畏严寒、坚守一线,这是退役军人心中不变的本色和初心使然。我们将竭尽所能贡献力量,坚守基层防疫岗位,坚决听从响应党和政府的安排和号召,用行动践行若有战、召必回和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军魂’。”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支队长张海军说。
募集110余万元物资捐赠“疫”线
疫情发生以来,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爱国拥军协会向社会各界发起募捐倡议,号召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爱心企业家慷慨解难,捐资助力,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协调2000套价值20多万元的防疫物资,第一时间配发抗疫一线。
延安爱国拥军协会联合会员单位陕西宸瑞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为宝塔区柳林镇中心小学、金岳幼儿园、新城第四幼儿园捐赠3.5万元的防疫物资;为杨家岭村核酸检测点、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办山丹丹广场核酸检测点和凤凰街道派出所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干警捐赠价值3万元的方便面、火腿肠、鲜牛奶、爱心手套等;
动员延安爱国拥军协会荣誉会长徐莉为延大附院捐赠价值25万元的核酸检测仪器1台。各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各界爱心企业,募集价值60多万元的防疫物资支援镇街、村社疫情防控点。
践行初心使命,让党徽在“疫”线熠熠闪光。 勇于担当作为,让军号在“疫”线重新吹响。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精诚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