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在行动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战“疫”有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延安市生态环境局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生态环境监管责任,建立六道防线,全力防控肺炎疫情扩散,坚决筑牢生态环境质量屏障,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1.周密安排部署,建立疫情防控责任防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各项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党组扩大会,第一时间印发了《延安市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应急预案》《延安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等7个指导性文件,第一时间配备了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对全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有力、有效开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严格监督管理,搭建医疗废物规范处置防线



加强对医疗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运和处置等环节的技术指导,督促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置相关技术规范,妥善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严防疾病传染和环境污染。截止2月16日,全系统参与疫情防控检查2834人次,对110家医疗单位、21家重点乡镇以上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持续检查,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全部得到规范收集、规范处理。

3.强化监测预警,筑牢环境质量安全防线




疫情防控期间,制定应急监测规范,强化对环境空气、地表水等环境质量监测和自动监测站点运维保障,加强数据分析研判,及时作出预报预警。加密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频次,增加余氯和生物毒性等疫情防控特征指标的监测,保障饮水安全。完善应急监测预案,市环境监测站成立应急监测工作组,每天安排两位班子成员带班值守、一线监测;宝塔分局等区县在监测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水、气环境监测,全力保障环境安全。目前共出具市级监测报告91份,上报监测数据3987个。

4.加强联防联控,织密肺炎疫情阻击防线

市区县生态环境部门“一盘棋”上下联动,在市局的统一调度部署下,同步开展单位内部防护、医疗废物和废水处置监管、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等防控工作,有力保障了生态环境安全。部门间左右联动,加强与文明办、卫健委、水务和城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推动医疗废物、废水的规范收集和处置处理,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5.立党员先锋队,筑强抗疫支部堡垒防线



全系统18个党组织258名在职党员干部组成15支党员先锋队,冲锋在河道、村庄、企业排污口采样;穿梭在医院、污水厂和厂矿企业检查指导;坚守在单位、家属区、帮扶村消杀、宣传;领导们则分别带头深入一线检查督导慰问。先锋队员们率先垂范抗疫情、保环境、保安全,先后参与抗疫志愿服务1009人次,充分展现了生态环境系统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和担当作为。

6.主动公开信息,拉起舆论引导网络防线

疫情防控期,延安市县区环境监测站积极开展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实时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环境质量状况,保障公众环境知识情权。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电视、报纸及微信、微博、网站、今日头条、延安APP等媒体和网络平台,及时报道、转载有关疫情防控的动态、权威报道和疫情科普知识260余条,引导群众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增强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疫情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见真情。一个个“第一时间”,一道道抗疫防线,是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生动实践,也是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上下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最好写照。 疫情不散,我们不退。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不辱使命,坚守抗疫战线,全力守护好圣地的生态环境屏障。

来源:延安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