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以来,甘泉县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党组织成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定盘星”“稳定器”和“助推器”。

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坚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实施“桥头堡垒”强基行动,持续巩固拓展“支部建设提升年”活动成果,建成省级和市级标准化示范村14个,确定乡村振兴示范村19个,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个,完成纸坊、刘老庄、龙咀沟、劳山4个村活动阵地改造,推进2个红色村组织振兴项目建设,切实强化政治引领功能。完善村级便民服务平台,拓展便民服务中心、爱心驿站等功能,统一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从而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突出一核多元,构建和谐有序的治理体系。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七大工程”为载体,以信用管理为抓手,制定“党建先锋引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示范村创建指导意见,通过实施红黑名单、激励惩戒,教育引导群众摒弃陋习、勤劳致富、孝老爱亲、洁净家园。以善为促善治,以善治促振兴,推行“樊九平式”矛盾纠纷调解模式,建成“樊九平”调解室78个,使党在基层的声音更加响亮,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多元共治的乡村振兴之路,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培育骨干力量,构建担当有为的队伍体系。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统筹各方面人才资源,有序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优化升级。抓住支部书记这个关键,紧盯“双好双强”目标,积极动员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回村参加支部换届选举,换届后新当选的村支部班子平均年龄48.1岁,较上届降低2岁,高中以上学历106人,较上届增加30人,“四类”人员占班子成员总人数的90%,班子结构总体实现了“学历升、年龄降、结构优”的目标要求。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任期承诺和县级备案管理,坚持集中轮训和外出观摩相结合,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全员培训,锤炼乡村振兴“领头雁”。

注重党建引领,构建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党旗引领乡村振兴路”为主题,突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实施集体经济“示范村培育和空壳村清零”行动,探索“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推进产业链支部建设,通过盘活农村资产、组建合作组织、创新经营方式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南义沟村、和平村、张家沟村、桥镇村等成为全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个缩影,打造乡村振兴“强引擎”。

来源:延安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