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年初哈尔滨回礼蔓越莓,在全国掀起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乡村“土特产大摸底”吗?近年来,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土特产”频繁“出圈”“出海”,“含金量”越来越高,不仅是乡村特色农产品的“金名片”,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今天咱们就聊聊“土特产”发展道路上,取得了哪些积极进展呢?
首先是集聚发展效应初显。截至目前,全国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4068个,产值超亿元的村306个;建设农业产业强镇1709个,产值超十亿元的镇199个;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300个;支持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20个。凭借集聚发展效应,以“土特产”为主角的乡村特色产业正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是品牌培育稳步推进。品牌是“土特产”走向市场的“金字招牌”。2022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目前已有226个品牌入选,涵盖果品、畜禽、粮油、蔬菜等多项类别,五常大米、海伦大豆等位列其中。在品牌光环加持下,咱们“土特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自然越来越大。
最后是经营主体培育壮大。目前,全国有1022家特色产业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还有4800多个特色产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特色产业的农民合作社有176万多家,家庭农场有121万多家。他们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也让农民成了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发展“土特产”,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现在,“土特产”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富矿”,咱们还得继续加把劲儿,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让“土特产”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