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退役不褪色 志愿为人民

退役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骨子里永远流淌着军人的血液”,勇冲锋、敢奉献,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

延安市有登记退役军人5.9万余名,其中670人组建为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军人本色让他们在疫情防控中冲锋一线,在应急救援中奋勇争先,在国防教育中敢于担当……入骨“军魂”让他们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你好!请提前打开健康码。”“排队请保持距离。”……2021年12月27日,延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城区各疫情防控点和众多社区,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的队员们身着迷彩服、臂戴红袖章,在寒冬中引导市民排队核酸检测,背起沉重消毒桶从早到晚消杀,24小时坚守高速路口检查登记……

“作为曾经的人民子弟兵,护佑百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再苦再累我都不怕。”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队员刘帅说。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是退伍女兵,更加义不容辞,更要冲锋一线。”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队员安巧红说。

“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支队长张海军说,支队所有队员第一时间响应疫情防控号召,用雷霆行动践行退伍老兵“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用坚守服务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引领带动全市6728名退役军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稍息!立正!……”9月开学季,在吴起县高级中学的军训场地上,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吴起县大队大队长王信和同伴正顶着烈日,为高一新生做军事训练。

“国防教育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王信说,每年开学季,他们都会挑选政治、军事素质“双过硬”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开展军事教官进校园活动,帮助青少年锤炼坚强意志、树立远大志向,让“强国有我”照进现实。

“军事教官素质过硬。严格专业的军事训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团结拼搏的精神,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很有好处。”吴起县高级中学体育教师蔺彦明说。

“奋斗,是退役军人最美的姿态;志愿服务,让退役军人成为时代荣光。”张海军告诉记者,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是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倡议、经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批准成立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组织,有应急救援、国防教育等5个直属大队和13个县(市、区)大队,涵盖应急救援、国防教育、医疗健康等多种志愿服务。

“作为一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全心全意志愿服务人民,是我们的心之所趋、志之所向、行之所往。同时,我们也把志愿服务退役军人作为应有之义,搭建平台帮助更多退役军人再就业创业,实现资源互助共享。”张海军说。

任守帅等6名退役军人就是受益者。“去年10月,经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推荐,我们成为了延安机场消防大队队员。”任守帅说,他们不仅有了稳定工作,更重要的是“专业对口,工作环境和部队类似,特别有归属感。”

“小伙子们体能好人勤快,听命令守纪律,正是机场消防需要的人才。”延安机场消防大队队长马剑对他们尤其满意。

波澜壮岁欣回首,敢在人先又续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付艳雨说,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在全市疫情防控、应急救援、国防教育等工作中总是“上一线、打头阵”,发挥了很好的志愿服务引领带动作用,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作者: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