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退役军人的“村官经”!扎根乡村,道路越走越宽

“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我愿意做一个矢志前行的逐梦人,志之所趋,不可阻挡,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 这是电视剧《大江大河》里面的一句台词。

这部剧讲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退役军人雷东宝带领当地村民从最初的分产到户到后来的挖洞烧砖、组织建筑队、办电线厂、开养猪场等等,虽然历经坎坷,但是曾经当过兵的他一直咬牙坚持,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一步步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雷东宝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干劲,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的决心,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

类似的情节,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乡村振兴号角响起,退役军人当村官,也成了退出沙场、投身新时代建设发展的常见选择。

从军人到村官,是时代给予一个军人干事、成事的舞台。

在全国多地,选拔退役军人当村官已成为惯例,在西安鄠邑区“兵支书”达三百余人分布在各村各社区。

1

40年前,马鞍山下的热血青年陈分新响应号召,入伍参军,在部队苦练本领,积极向上,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很多人争取留在部队建功立业的时候,陈分新毅然选择回到大山,建设家乡。

每年盛夏时节,是烤烟生产的关键阶段,在安康旬阳棕溪镇王院村,烟农们采收、烘烤,一派繁忙。“烟叶烘烤变黄是从上部往下部变,你看这两棚变得好,下棚变得差。”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挨家挨户查看烟叶成色,了解生产进度,指导关键技术。

在棕溪镇王院村,多年前流传着“人在走路、猪坐轿,不是猪儿想坐轿、只怪山上没有道”的顺口溜,可见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1992年至今,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陈分新,一直冲锋在前,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提等升级来改变全村生产生活条件,抓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村民稳步增收。王院村人均纯收入由20多年前的400元提高到如今的一万多元,并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模范退役军人。

2

“部队造就了我,我要把八一军旗下的宣誓践行到底”。

2014年,张延飞转业分配到延安安塞区建华镇农机综合站工作。2017年,由于工作出色,他被选派到建华镇寺沟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以后,他发现全村有4块旧果园,可以作为产业依托。他便带头成立安塞永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

贫困户张宝娃,是个难缠的角色,张延飞七次上门后,才打动了张宝娃,让他听从自己的脱贫安排。

“你只要有信心,没钱我给你想办法,有困难我给你解决。”

“我想买几头牛,你能不能给我解决?”张宝娃说。

张延飞二话不说从家里积蓄中偷偷拿出1万多元,帮他买了2头牛。张宝娃一下子像变了个人,不再游手好闲,所有的精力专注在几头牛上,现在存栏近20头牛,春季还种了40亩玉米,饲料不缺了,牛场已初具规模,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对象,他逢人便夸:是小张书记改变了我。

担任第一书记的两年里,寺沟村的村民把张延飞当亲人,张延飞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大到给村民出点子,想法子,小到帮助他们算账、喂羊、洗菜,在村子里,张延飞是见活就干,和村民打得火热。

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农业专业技能掊训17次,使贫困群众农业管理技能得到不断提高。目前,全村43户155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都已脱贫,在物质更加有保障的同时,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3

像陈分新、张延飞一样加入基层干部队伍的陕西退役军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军人的用武之地,不分场合,不分工种,不分职业。

农村籍退役军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着建设农村、改变家乡面貌的内在动力,让他们进入村“两委”班子,能有效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几年,随着一大批退伍军人村官的加入,当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

2018年10月,退役军人事务部颁发《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选派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稳边固边、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鼓励退役军人到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

退役军人当村官得心应手、备受重视,是因为其思想素质好、贯彻执行力强、个人作风纪律好、能力素质过硬、注重团结协作的优良品性使然。

可以肯定的是,退役军人出身的村官既加强了村级政权的骨干力量,也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更会影响带动一大批青年参军入伍。

4

4月24日,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关于在优秀退役军人中遴选培养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工作同延安市委组织部进行座谈交流。

今年疫情期间,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倡议,号召8000多名退役军人投身抗击疫情的防控工作之中,在募集捐款中,退役军人踊跃捐出二十多万。

这充分彰显了退役军人的家国情怀,以及其政治坚定、吃苦耐劳、守纪如铁的优秀品质。

于是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举措:协调市委组织部在优秀退役军人中遴选100名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这将为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目前,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经过前期摸排,已把100人的计划,扩展到600多人。并提出今后将合理规划培训内容、灵活培训方式方法,让优秀的退役军人们真正在基层扎根。

选择当村官,不是致富之路,但是可以带领致富之路。军人的伟大,不在于你是不是一粒水滴,哪怕是沧海一粟,也可以激起千层浪。

回归农村,是不少农村籍军人的信念,他们对农村建设有浓厚情怀,选择最基层的村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来源: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